(1)總體規劃,分布實施
ERP項目包含內容很廣,因此實施時要有總體規劃,按管理上的急需程度、實施中的難易程度等確定優先次序,在效益驅動、重點突破的指導下,分階段、分步驟實施。科學的實施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保證ERP項目的順利推行。
(2)設立專項機構
為了順利實施ERP系統,在企業內部應成立完善的三級組織機構,即領導小組、項目小組和職能小組。ERP系統不僅是一個軟件系統,它更多的是先進管理思想的體現,關系到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調整、業務流程的變化及相關人員的變動,所以必須堅持“一把手原則”。企業的最高決策人要親自參加到領導小組中,負責制定計劃的優先級;資源的合理配置;重大問題的改變及政策的制定等。項目小組負責協調公司領導層和部門,其負責人員一般應由公司高層領導擔任,要有足夠的權威和協調能力,同時要有豐富的項目管理和實施經驗。職能小組是實施ERP系統的核心,負責保證ERP系統在本部門的順利實施,由各部門的關鍵人物組成。
(3)教育與培訓
ERP作為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其在管理上所反應出的思想和理論通常比實際運作中的要先進, 這就首先要求企業各級管理層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理論,如:精良生產、準時制生產、供應鏈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對ERP項目涉及的人員分不同層次、不同程度進行軟件具體功能的培訓。
(4)原型測試
通過培訓后,了解了ERP系統能干些什么,再結合自己的需求,即想要解決哪些問題,進行適應性實驗,來驗證系統對目標問題解決的程度,決定有哪些用戶化的工作,有多少二次開發的工作量。原型測試的數據可以是模擬的,不必采用企業實際的業務數據。
(5)數據準備
ERP系統實現了企業數據的全局共享,它只有運行在準確、完整的數據之上,才能發揮實際作用。所以在實施ERP項目時,要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基礎數據,如基本產品數據信息、客戶信息、供應商信息等。
(6)模擬運行
在完成了用戶化和二次開發后,就可以用企業實際的業務數據進行模擬運行。這時可以選擇一部分比較成熟的業務進行試運行,以實現以點帶面、由粗到細,保證新系統進行平穩過渡。
(7)切換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后,如果沒有發生什么異常現象,就可以把原來的業務系統拋棄掉。只有這樣,整個ERP系統才能盡快走出磨合期,完整并獨立地運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