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消息,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昨日對“全球最大軟件侵權造假集團”的11位主要犯罪人做出宣判,其刑期從1年6個月至6年6個月不等。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針對此類知識產權犯罪所處的最高刑罰。在中國公安機關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共同努力下,位于廣東省的這個犯罪團伙于2007年7月被緝拿歸案。微軟及其數百家客戶及合作伙伴為協助偵破此案提供了相關信息。
微軟在新聞稿中將該團伙稱為“全球最大軟件侵權造假集團”,這11名被告來自同一個犯罪集團。該團伙多年來負責制作并分銷侵權的微軟軟件,其總價值超過20億美元。
這些侵權軟件分散于全球五大洲的36個國家,涉及至少11種語言,侵權版本覆蓋了19種微軟最為廣泛被應用的產品。
微軟稱,作為中國軟件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中美合作第一案,此案件的宣判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進程中意義重大。
前往 > 微軟暗示IE8最終版將在明年4月發布
微軟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表示贊賞,認為該案件審判標志著全球聯合協作調查的高潮來臨并展現了中國政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切實舉措。
目前,軟件盜版與假冒已經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復雜貿易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也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業界共同努力。
據2008年BSA和IDC全球軟件盜版調查報告數據示, 2007年,由于盜版和假冒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就高達500億美元;同一年的另外一項調查顯示,從2008年到2011年,全球范圍內盜版率如果降低10%,全球范圍內將會增多60萬個就業機會、240億美元稅收和1410多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微軟全球副總法律顧問、大中華區副總裁劉鳳鳴表示:“軟件盜版妨礙本地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抑制創新熱情、剝奪合法分銷渠道商的業務機會、并給客戶及業務發展帶來風險。知識產權執法對于培育一個創新和公平競爭的環境尤為重要。
多年來,微軟一直密切配合中國政府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的行動。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與保護力度逐步加大,使得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有了顯著的改善,微軟對中國政府為保護軟件知識產權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所取得成就表示贊賞與感謝。
未來,我們將與政府相關機構繼續保持緊密合作,確保侵權軟件不會影響中國知識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進一步努力。”
微軟負責全球反盜版事務的副總法律顧問David Finn表示:“微軟對中國執法機關在嚴厲打擊全球侵權造假軟件集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與贊賞。
事實上,今天軟件侵權已經成為一項全球性的、跨國的違法行為,犯罪分子可能身在全球不同區域,并且可能說著不同的語言,但他們卻在同時侵害著全世界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利益。
這個案件說明了,無論犯罪份子身處何方,微軟與各國政府機關和地方執法機構之間的緊密協作對于將犯罪份子繩之以法至關重要。”
中國法學會刑法研究委員會主席、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刑法界知名教授趙秉志表示:“該案件也有力地表明了中國在知識產權的立法和執法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原文地址:http://softbbs.pconline.com.cn/9690803.html)
上一篇::微軟“按需付費”專利注冊被拒
下一篇::沒有了